煙波浩淼,嵐崖綽約,鷗鳥掩映……風光秀麗的長島,擁有藍天大海交融一體的天然景致,是膠東地區一顆極為閃耀的璀璨“明珠”。除了引人入勝的海島風光和生態價值非凡的海生物資源,更令它別具一格、脫穎而出的,是豐厚燦爛的歷史文化底蘊。煙臺市創排大型旅游歌舞劇《長島長島》將于9月4日在煙臺大劇院首演,該劇充分挖掘長島地域特色和文化旅游亮點,生動展現長島豐富醇厚的民俗風情和歷史傳說,舞出一幅如夢如幻的盛世畫卷。 極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歌舞劇 《長島長島》是煙臺市歌舞劇院根據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發揮文旅相融合的工作部署,傾力扶持打造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高地、著名濱海旅游度假品牌而創排的大型旅游歌舞劇。 煙臺市歌舞劇院院長黑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劇以長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民俗故事作為表演展示的主要內容,劇情緊湊而精彩,極具地域特色,是煙臺市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一次生動嘗試。自接到演出任務,煙臺市歌舞劇院立即成立了節目排練組,商定演出方案,確定題材、表演形式等相關事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節目的基本雛形。一個多月以來,歌舞劇院的演員們一直處于高強度高負荷的排練狀態,連日的高溫天氣和緊密的工作強度沒有難倒大家,排練現場,全體演職員情緒飽滿熱烈、動作細致到位,沒有絲毫松懈與應付,力求各環節的編排都能夠完美呈現。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泉活水,藝術家從人民中來,還要回到人民中去。《長島長島》經歷了一年多的醞釀與籌備,期間,主創人員多次赴長島采風,體驗當地的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為創作汲取靈感。黑強表示,首演之后,《長島長島》將積極申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爭取外出巡演機會,并計劃于明年深入長島當地演出,將源于生活、歌唱長島的歌舞藝術,真情地回饋給長島群眾,打造“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精品,助力長島文化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 “穿越”手法創新表現海島文明 被譽為中國“東半坡、距今約6500年前的長島北莊,歲月的陽光在千百年里一直賦予她耀眼的璀璨。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這樣予以定位“長島文化源遠流長,海洋文明由此發祥”。深藏了幾千年的海島文明,依然在山海變幻的滄海桑田之中流傳。 《長島長島》特邀導演王峰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在構思故事脈絡的過程中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提煉了長島北莊文化、媽祖文化、漁歌號子、漁燈祭祀、海上絲綢重地等富有海島特色和歷史底蘊的表現重點,再配合上海島風光、漁家樂等游客熟知的表現場景,以‘游園驚夢’式的蒙太奇手法,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僅展現出豐富的漁家風俗,也展現了一種戰天斗地的闖海精神,以及新時代長島人民的家國夢想。” 劇情里,主人翁尋北莊,恍入夢境。看見長島的先輩指點、感受漁家祭祀、遇奇緣、闖海浪,遇困境、媽祖顯靈。后又入“如夢之夢”,再續奇緣,看見當今之長島,宛如仙境明珠、民風熱情、漁家好客,一幅盛世畫卷。王峰介紹,整個劇目的舞美設計以及舞臺上虛實之間的情節變換都進行了創新的嘗試,運用投影幕的光影變化營造場景,用寫意的手法表現“穿越”情節。例如劇情以“仙島入夢”開始,影視特效片頭以投影的形式鮮明震撼展示,用畫面展現古象形字、圖騰、文物、海島等元素。然后樂池升起,男主角背對觀眾出現,伸手觸摸紗幕,如似探尋夢境,此時幕緩緩升起,似一段歷史揭開大幕。 原創歌曲帶來全新視聽體驗 整個劇目分為“向海而生”和“夢享長島”兩大篇章,其中包含了音樂詩鼓《洪荒海始》、主題群舞《漁燈祈福》、男女二重唱《情滿漁歌》、原生漁號《百年漁號》、男女重唱《生生不息》等精彩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劇目中許多歌曲都是煙臺市歌舞劇院工作人員特別創作的原創作品。比如《望夫成礁》、《月亮海》、《請到海島來做客》等,由仲兆光作曲,具有鮮明的長島特色。“創作過程中,我考察了長島很多景點,經過了反復的醞釀,首先完成了《望夫成礁》這個作品。這首曲子講述了漁嫂等待丈夫回家的感人故事,是漁家婦女特有的堅貞質樸、善良賢慧的群體象征。”仲兆光說,這首作品可以說是整個劇目的主題曲,在前后章節的串聯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首歌曲的旋律動聽感人,表達了一種漁嫂盼望著丈夫回來、又怕他回不來的復雜心境,我在演唱時常常忍不住落淚。”主唱陳瑞紅告訴記者。 “這次創作的每個曲目都帶有長島文旅特色,比如《月亮海》表現的是置身海邊的寧靜、浪漫和幸福感。還有許多曲子開頭都采用了原生態的長島漁號,我們將古老的漁號與現代歌曲結合在一起,力求將原汁原味的長島文化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出來。”仲兆光說。 對于《長島長島》的舞蹈編排方面,舞蹈編導杜嬌告訴記者:“我們舞蹈中最大的亮點就是表現了許多長島地域的故事和傳說,既突出了長島人民的熱情淳樸以及他們剛強、不畏勞苦的漁家精神,又展現了當地旅游業蒸蒸日上的發展盛景。”情感故事線里,以男女主角從古至今夢境相遇為線索,在“闖海漢子”的節目環節中,男主角海上遇險未歸,“望夫成礁”節目中,女主角終日等待化為望夫礁,在“海上絲路”節目中,媽祖神靈顯應,二人藝術化重生,并自此寓意幸福生活、海上絲路繁榮。女主演劉一霖表示:“在接下來的排練過程中,我們還要在不同的表演場景中仔細體悟人物特色,以便更好地融入角色。” |